《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建立正確寫作心態的必讀好書

by Ray
0 留言

你知道在哈佛大學3500門課程中唯一的必修課是什麼嗎?

是寫作。

儘管這時代,我們認為影音已經佔據了多數人的眼球,短影音的浪潮勢不可擋,但寫作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也一直被視為職場上的關鍵技能。

寫作可以帶來哪些益處?如果想要寫作,我們該怎麼開始?如何突破寫作常見的恐懼和擔心?

在《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這本書中都給了我們很好的說明與答案。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作者是師北宸,他是中國知名的寫作培訓教練,也是《紐約時報》中文版的專欄作家,過去曾擔任鳳凰網科技頻道的前主編。

這本書中融合了他自身在寫作路上的實踐歷程以及輔導培訓眾多寫作學員的經驗,總結出許多在寫作上我們需要具備的心態與思維,以及值得參考的觀點。

這本書並不是特別談寫作技巧的書。實際上裡面主要也只教我們一個寫作技巧而已。儘管如此,讀完之後仍然會覺得收穫滿滿,深受啟發。

因為它會幫助我們打破寫作的一些迷思,建立起關於寫作的正確心態。

不論是剛踏入寫作路上的初學者,或是有想要嘗試寫作但卻遲遲無法跨出第一步的人,我想都非常適合閱讀。

以下我整理書中的幾個重點以及我印象深刻的部分作分享:

1. 好的輸入促進輸出

書中提到「一千字的輸出要有十萬字的輸入。」我滿認同的。

如果腦袋沒有足夠的輸入,我們要從中提取材料就會變得困難許多,或是怎麼輸出都是差不多的內容。所以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不會寫作、寫不出什麼好內容,其實原因或許就是我們的輸入匱乏了。

不論是處理日常事務、與人交流還是放鬆休息或娛樂,當我們可以從中體驗和感受事物的細節、變化與不同,這些都能成為我們輸入的材料,進而變成寫作素材。

另外作者分享的這段內容,我覺得也值得我們善加利用,他說如果我們覺得沒有寫作素材的話,我們可以試著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 你對自己每天說的話、做的事是否有足夠的覺知?
  • 你是否嘗試深入了解自己?
  • 你是否嘗試深入了解身邊每一個人?
  • 你是否珍惜一閃而過的靈感?
  • 你是否用開放的心態去聽、讀和觀察?

我想反問自己這些問題後,就可以漸漸挖掘出更多素材出來的。


2.行銷與社交的武器

寫作可以幫助我們進行社交和行銷自我。尤其是對於內向者而言。

這部分對本質來說也是內向者的我格外有感。

本身就是內向者的作者提到,內向者其實往往對於情緒和人際互動更敏感,擁有更高的共情能力,因此寫出來的內容有時也會讓讀者感受到「我懂你」的這種感覺。

透過持續輸出自己的觀點和興趣,輸出的內容常常就會讓我們找到志趣相合的人。這樣的過程會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進而達到社交的目的。

開始寫作後,我發現真的開啟了很多新的人際連結。

每一篇的作品都有可能因為對那個主題有感的人來留言或私訊,給予回饋、創造彼此的交流。

而寫作也能成為行銷的利器,不論是自我介紹還是分享某個領域的專業,當我們懂得如何獨特的呈現出來,別人就會被吸引,主動地找上你,甚至就促成了職場和商業上的合作。

作者在書中就有舉了不少例子,他因為寫作的關係而讓工作自己找上門或是促成了商業上的合作。


3.從日記和筆記開始

要寫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許會覺得有點困難,但其實我們可以從日記和筆記開始嘗試和練習。

書中有一部分的篇幅分享了不少關於日記和筆記,值得我們學習的觀點和方法。

日記並不是寫成流水帳,單純記錄今天自己做了什麼事。

除了寫下每日任務,也要進行價值排序,更重要的是要寫下覺察反思。

「痛苦+反思+行動=進步」書中分享的這個成長公式,我覺得很適合融入在我們的寫作和生活中。

針對一件事,我們寫下痛苦與不足之處,寫下自己的反思,也寫下自己可以如何行動來改善,透過這樣迭代的過程,我們就會逐漸進步,而這本身也能成為最佳的寫作素材。

除了寫日記,作者也建議我們養成隨時隨地記筆記的習慣。

閱讀、聽線上課程或是與別人交談也好,發現值得記錄的內容,就可以透過手寫或數位的方式筆記。保持記錄的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捕捉靈感,從生活中汲取各種素材。

定期的覆盤、整理自己的筆記,捨棄不重要的筆記,留下對現在和未來都有意義的筆記,我們就可以逐步打造屬於自己的筆記資料庫。

至於要如何養成做筆記的習慣?
作者分享的這幾個方法,我覺得都很不錯,值得我們嘗試看看:

  • 每天只花五分鐘就好
  • 先寫一句話就好
  • 提早決定寫的時間和地點
  • 讓自己期待接下來會寫什麼
  • 公開立誓

從日記和筆記開始,你會覺得寫作不再如想像中的困難。


4.簡單好用的寫作技巧:萬能寫作法

寫作方法似乎百百種,到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一招打天下?

「萬能寫作法」就是我們可以學起來的技巧。這也是書中唯一教的一種寫作方法。

萬能寫作法依序由觀點、案例、總結這三個元素組成。

第一個「觀點」,指的是有價值導向的主觀論點,或描述的客觀事實。
第二個是「案例」,引用軼聞趣事、實驗案例、研究數據來輔助說明你的觀點。
第三個是「總結」,回顧主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總結核心觀點。

舉例來說,我讀到一本書中某個章節的一個我很有感的觀點,我可以把它抽取出來當作一個寫作單元的「觀點」。然後針對這個觀點可以再寫下有關的生活經驗或是聽到的相關案例等,當作是「案例」。最後,用一句核心的話再次強調這個觀點當作「總結」。

我覺得光是學到這個寫作方法,讀這本書就值得了。

因為這個技巧幫助我們用「模組化」的方式撰寫一個個寫作單元。

我們可以任意的把合適的寫作單元組合起來,讓它們形成一篇文章。

是不是覺得很有趣?

我看完的時候也感到興奮,因為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更自由的按照需求撰寫短文或長文,長文拆解後可以變短文,短文組合起來又可以變成長文。


5.遵從本心,照料他人

「懂得為自己而寫」和「具備讀者思維」是我們決定公開寫作時,都需要注意的。

然而,根本上我們要先懂得遵從本心,為自己而寫。做到這點,我們再來思考如何照料他人。

遵從本心,就是我們要先把讀者當作是自己,真誠的面對自己、接受自己,允許自己寫出全世界最爛的文字,也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寫成什麼樣子。

要做到照料他人,我們就要思考我們的讀者是誰,設身處地為他們思考,內容是否可以引發他們的共鳴或思考,是否對他們有所幫助。

透過每一篇寫作的內容,我都可以從中與自己對話,也與他人對話。

如果每次寫作時,我們都能滿足這兩點,我想寫作就能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本書比較有感的幾個重點。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這本書雖然我已經購買很久了,但直到前陣子才把它好好讀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覺得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穫是,讓我再次建立寫作的正確心態。

我打從心底也一直認為,心態往往比起技巧或方法是更重要的。一旦心態不對,就算學習了好的技巧,你也無法堅持下去。心態對了,學習什麼技巧或方法相對都是容易的。

寫作或許可以達到促進社交、提升影響力、自我行銷等目的,可以讓工作或商業機會主動找上門,但這些我認為都是寫作的延伸效益。

就像這本書的書名一樣,我覺得寫作長期來說最大的效益還是成為我們自我精進的武器,促使我們自我成長、自我省思,只要我們開始實踐,就會慢慢感受到寫作帶來的收穫與力量。

不論你是已經在寫作、正在起步的人或是想要嘗試寫作但一直卻步的人,都推薦你可以閱讀這本書看看,學習用正確的心態持續踏上寫作之旅。